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最近有很多营销号大肆宣扬,说15年市场大跌,基金经理大批离职;而今年还没过完,已经有282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,创下了新高——

是不是A股又要熊了?这帮人是不是又要在大跌之前集体跑路了?

要我说,这就属于典型的,听风就是雨。

一、岗位流动非常正常

根据银河证券和wind数据统计,2015年国内共有1317名公募基金经理在任;而到了今年,已经有超过2700名了,人数翻了一倍不止。

按离职率来看,今年不到11%,不但比15年同期的16.86%少,甚至比13、14这个牛市阶段都少。

“熊市马上就要来了”的说法,纯属无稽之谈。

再给大家一个数据:截止到今年10月末,国内总共新聘任了442名基金经理,同样是史上最多,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岗位的规模还是在不断扩大的。

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说,加入基金经理行列的人越来越多,牛市马上就要来了?呵呵……

只看一面永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。其实基金经理本身就是属于流动性比较大的岗位,离职和入职,是非常正常的。

 

二、追“星”不能长久

前段时间非常引人注目的大佬董承非的离职,也引起了一段热议。

董经理是兴全的头号明星基金经理,掌管了600多亿资产,十夺金牛奖,两获晨星奖。可以说他就是基金行业的梁朝伟——倒不是说他有多帅,主要突出一个拿奖拿到手软

但包括董承非在内的基金经理们,离职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一个公募基金经理,一举一动都处在公众的聚焦之下,那么多人的辛苦钱都投在你身上,时刻要承受从X总到X狗的议论;

很多公募基金盘子也大,实际操控起来难度不小,基金经理们背着的,都是实打实的压力。

所以有的人想着投身私募轻松一点、也可以再多赚点钱;有的人想着拼死拼活干几年,多攒下点钱回老家考个公务员或者进个国企,图个安稳,也都很正常。

刚开始投资的基民们老觉着,基金经理不干了天就塌了,自己的钱就没人管了——这种理念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:

基金投资,从来都不是追着人跑的。

十几年前公募一哥——华夏基金的王亚伟,掌管的基金连续三年市场前三;离职开了私募之后业绩也还行,但也就是市场合理收益水平,远不如过去那么神奇。

跟他同一个时代的明星经理,华商的孙建波跳槽到了私募、嘉实的邵建升职了公司管理层,逐渐退出了基金产品一线。

15年那波成长股牛市,涌现出来的青年才俊们更是昙花一现。

女基金经理王茹远,2013年顶着 “公募一姐”的名号横空出世,随后趁热打铁,开私募发产品。紧接着呢?在15年的股灾里大幅亏损,这几年彻底已经见不到消息了。

还有中邮的任泽松、易方达的宋昆等等,这些基金经理当年都是名噪一时,后来也都慢慢离职转岗了。

这些曾经的基金大佬、基金新锐们的鼎鼎大名,现在的投资者们还知道几个?

像董承非、张坤、蔡嵩松这些当代基金明星们,再过几年的结局大概率也是一样,泯然众人矣。

就像王菲在歌里唱的:

一个一个偶像,都不外如此。

沉迷过的偶像,一个个消失。

 

三、投资需要的不是“药神”

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

就算再多的明星基金经理离职,基金行业照样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。

家庭投资基金,比起不断筛选、追随明星基金经理,更重要的是找到科学的投资方法

我们这行业里,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就像是药,而投资顾问就像是医生。科学投资的过程,跟人生病了是一样的。

你得先找医生诊断、确定治疗方案,然后看看该怎么治、需不需要吃药、需要搭配哪些药、病情变化该怎么调整方案……

而不是一生病就盲目上卖药的平台,买一堆国际知名药厂的药,自己乱吃一通——那能治得好吗?

很多投资者都习惯看着平台推荐的热门产品去买基金,这就是投资方法中最典型的错误。

比如去年一大批明星基金经理,长期业绩都很好,但很多都是做白酒和大消费的;

但当时白酒大消费已经明显高估,投资者根本不明白,就去盲目追捧买入,结果手中大部分都是这类基金;今年一转年,白酒大消费跌傻了,人也麻了。

(一段真实的、来自同一个人的聊天记录)

(年初还叫人家小甜甜)

(年中就变牛夫人了)

这就完全达不到分散组合投资获利的效果。


 

公募基金这个行业,现在造“神”的这套方法,说白了跟娱乐圈那套没什么区别

谁火了就疯狂包装谁——先把公众对于明星基金经理的幻想建立起来,然后不管投资者的需求是不是客观合理,割了这茬儿韭菜就完事儿了。

但造了半天,也就是造出个“药神”来——药是真的灵,但投资者们还是不知道,这药到底对不对自己的病症。

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抛开以上这些,不断追逐明星基金经理的幻想。

与其盲目崇拜一个造出来的“药神”,不如踏踏实实找个“基金医生”,先问完诊开好了方子,再去按方抓药,才能保证药到病除。

 

基金行业从来都不靠造出来的“神”创造价值。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吴清扬

吴清扬

36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新竹理财创始人、北京帆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。曾任北京银行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负责人。获总行理财经理大赛第一,首都十佳理财师, 从无到有的搭建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团队,带领辖内65家支行300余名理财经理的零售团队开展财富管理业务。负责分行的投资策略方向研判、私募基金项目等工作,服务千亿资产,对各类证券投资市场有丰富投资研究经验。

文章